中西文化的差異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思考模式等等。而從戲劇的角度來看,西方戲劇更偏愛現(xiàn)實和藝術的碰撞,以沖突來展現(xiàn)思想;而中國戲劇往往更具有抒情性,習慣通過藝術形式去表達現(xiàn)實愿景,或者寓意。
-中西戲劇對比照-
除了在內容層面上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也有所差異,西方戲劇更側重故事的再現(xiàn)性,讓觀眾不由自主地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中;而中國戲劇常常通過唯美虛幻的舞蹈化表演去向觀眾傳遞信息,從意境層面去體悟。
11月23日,上海諾美學校上演了一場以西方藝術理念、思維方式,呈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故事的經典戲劇——《白蛇傳》。
本次上海諾美學校學生演繹的《白蛇傳》是由托尼獎得主、劇作家瑪麗·齊默曼(Mary Zimmerman)重新編寫的舞臺劇。目前該劇已在世界多地演出,并且獲得了眾多專業(yè)人士的贊譽。珠玉在前,這場演出將是對諾美師生的一場巨大挑戰(zhàn)。
-各地《白蛇傳》劇照-
★亮點推薦★
l 演繹難度之大,學生進行多種角色演繹
l 融入創(chuàng)新性的木偶技藝和燈光渲染
l 8周40多名學生鼎力合作、全新改編
l 用西方思維理念演繹中國傳說
這出戲劇背后的故事是如何?諾美學校如何通過戲劇課程實現(xiàn)中西融合教學?以及希望通過戲劇課堂傳遞給學生的內容?
全新的戲劇展現(xiàn) 極具冒險性的挑戰(zhàn)
A whole new play A Huge Challenge
“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因為他們都將計劃出國留學,因此,他們可能就會感覺自己像故事中來到了人間的白蛇,一切都是奇怪而陌生的,非常努力地想要獲得周遭的認同。我也希望借由這部劇,讓學生們找到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勇氣,明白不必為了迎合別人而刻意改變自己,保持一顆純正不移的內心才是較重要的。”
在戲劇準備的整個過程中,老師給予了學生們充足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劇本完善、道具制作、服裝設計、舞臺布景、演員排練等環(huán)節(jié)基本都是由學生們自主完成的。通過這次的戲劇項目制作,學生們感受到作為專業(yè)演職人員需要涉及的工作內容,以及需要具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溝通協(xié)調的過程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團隊凝聚力。
正如舞臺負責人蔡濟泓同學所說:“沒有一出戲劇是一個部門或者幾個人單獨完成的,在每個人都清晰明確自己職責的前提下,團隊合作是戲劇準備的重要組成。戲劇籌備就是一個彼此獨立且融合的過程。”
-蔡濟泓同學-
-學生排練、道具準備-
在這場戲劇表演中,加入了非常多新穎的舞臺效果,比如布偶技法。在舞臺上,你看到學生們通過操縱布偶,去實現(xiàn)多重角色的演繹。劇中演員的表演任務不是作為一個角色,而作為一個場景的一部分,或者與環(huán)境建立聯(lián)系的樞紐。
-現(xiàn)場表演精彩劇照-
并且今年的舞臺布景更具有空間跨越性,從柔美的西湖到肅穆的寺廟,從浪漫的感情到激烈的搏斗......這可能是觀眾們第一次看到這種形式的演出。
-現(xiàn)場表演精彩劇照-
對于這出經典的中國傳說戲劇,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故事的表象,需要去挖掘更深層次的,更現(xiàn)實化的東西。學校的戲劇課老師告訴我們說,“對于這出戲,我的解讀是,它是一個關于“認同”的故事,投射了當人們試圖融入不同于自身的社會群體時,將會遇到的關于“身份認同”的挑戰(zhàn)及矛盾。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因為他們都將計劃出國留學,因此,他們可能就會感覺自己像故事中來到了人間的白蛇,一切都是奇怪而陌生的,非常努力地想要獲得周遭的認同。我也希望借由這部劇,讓學生們找到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勇氣,明白不必為了迎合別人而刻意改變自己,保持一顆純正不移的內心才是較重要的。”
-現(xiàn)場表演精彩劇照-
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中西融合 從團隊到課程教學
The integrated culture and learning with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中國傳統(tǒng)元素和西方藝術風格的結合是本次戲劇演出的亮點之一?!?/strong>白蛇傳》作為非常經典的民間故事,曾被改編成各種版本藝術作品,每個版本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這次在諾美學校的戲劇節(jié)上,從西方戲劇的角度出發(fā),將更多的細節(jié),通過一種非?,F(xiàn)實、直白的方式去呈現(xiàn),把故事嵌入到貼近日常的層面上,立體具象地去表達復雜情感。
-現(xiàn)場表演精彩劇照-
對于這一次新穎的戲劇表演形式,舞臺負責人蔡濟泓同學認為此次跨越中西文化的戲劇演出是一項極具創(chuàng)新的意識的。在忠于中國原創(chuàng)作品的基礎上,我們融入了西方思維。全英文臺詞也依據中文詩歌進行意譯,在表演方式上,《白蛇傳》本身有幾幕類似京劇的表演形式,我們融合了西方戲劇表演精髓,用現(xiàn)代化的表演理念,賦予整個故事以生命力。
中西老師的配合也是促進藝術發(fā)展、文化交流的關鍵。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之間,持續(xù)進行良性的互相溝通,是中西文化交流、課程融合的必備前提。并且,要在工作摩擦中建立強有力的信任。當外籍老師在教學上產生一個奇特的想法時,中方老師可能無法立刻理解和接受,所以需要彼此更加及時清晰地交流,互通想法,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中,更加靠近彼此,產生信任。
對于此次戲劇節(jié)的演出效果,不少同學在表演結束后表示,“每場精彩演出的背后都是我們團隊全體人員的辛苦籌備和排練,我相信我們已經為觀眾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平時在戲劇課上的積累和鍛煉,豐富了我們的實踐經驗和能力,所以我們非常自信從容。”
-表演結束后合影-
完美的演出離不開師生之間的高效配合,有條不紊地制作準備,不辭辛勞的日夜排練,都將這部精彩的演出帶到觀眾眼前。當我們采訪到舞臺負責人蔡濟泓同學時,他說這些都要歸功于平時戲劇課上的實踐和訓練。“在每學期戲劇課開課時,老師會把所有同學分成六個部門,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想去的部門。”這種自主選擇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愛好,并且能夠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特長。
-往屆戲劇節(jié)精彩劇照-
戲劇課是諾美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對于剛入學預備階段的學生,學校開設戲劇選修課,上課內容主要集中在表演技巧上。“在高中階段的戲劇課,我們把它分成兩個部分,學生可以選擇上表演課,或者劇場技術課。我把這門課程辦得更像是職業(yè)實習。”所以在學期開始的時候,老師就會告訴學生們,“在這門課上你們將體驗到一名職業(yè)演員或者職業(yè)劇場技術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
當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碰撞,經典被改編顛覆,用戲劇表演投射社會現(xiàn)實,從文化差異讀懂中西融合,我們習慣用創(chuàng)新和想象給予大眾一個全新的故事。所幸,學生們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完美地展現(xiàn)在四方臺上,拋卻羞澀與怯意,勇敢地向世界發(fā)聲,揮灑無畏青春。
上海諾美學校作為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的非盈利民辦學校,提供高中預備至十二年級的學歷教育,引進國際先進的課程體系,融合上海本土課程,開展全人教育。其核心教育理念主要分為四大模塊融合課程、差異教學、實踐探究、多元評價。
教學管理
★兩套融合課程標準
中國本土上海課程+美高+AP
★一套教學管理模式
★一個整合管理平臺
融合課程
IGCSE Foundation作為高中預備銜接階段學習,并且結合中國本土上海課程大綱,強化學生英文能力,夯實理化學科基礎,為高中階段學習打下扎實基礎;高中階段學生可根據自身未來學業(yè)規(guī)劃,自由選擇不同的課程體系方向,美國高中課程(參考美國各州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AP或英國IGCSE+A-Level課程,同步學習中國中學核心課程,實現(xiàn)全面中西融合學習。
諾美語言中心專業(yè)團隊還開設小托福、國際學校備考、托福輔導課程,使得提分、語言能力強化雙管齊下。
課程設置
差異教學
01數(shù)據導向分層教學
MAP考試系統(tǒng)針對不同學生語言水平,指導合理分班,調整適配教材。
02班級內部個性化教學
根據學生動態(tài)水平表現(xiàn)分配個性化教材,利用Achieve Reading平臺,班級內實現(xiàn)對不同程度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
03課程設置差異化
根據科目難易程度進行階梯設置,并且選擇不同程度的教材適配(如化學1,化學2)。
04自主選課差異化
學生在完成基礎學業(yè)的情況下,根據自身能力進行選課,可以提前先修高難度課程,甚至挑戰(zhàn)大學AP課程。
05小班化教學
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開展小班制授課(如AP課程),甚至一對一授課。
實踐探究
項目制教學方針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探究的方式自主學習。
每學年初所有科目教師制定教學大綱,分階段制定教學規(guī)劃后再分解到每周教案準備,并在此過程中明確跨學科合作教學實施方案,輔以校外實地活動作項目內容補充深入。
每學期科目老師需準備2-3個項目設計方案。
-項目教學方案案例-
多元評價
·評估系統(tǒng)總體分為必修科目、選修科目、Achieve Reading、行為德育表現(xiàn)四個部分,采用學術與德育結合方式,綜合評估實施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全面發(fā)展。
學術評估綜合日常課堂表現(xiàn)、課后作業(yè)、隨堂考試、階段性考試等多維度考察,而非僅以考試成績定性學生能力。
不同科目根據其自身屬性可在上述評價體系基礎上進行相應調整。
·ClassDoJo*課堂管理工具衡量學生課堂、行為等德育方面表現(xiàn)。
★一個整合管理平臺:
學校School Pal一體化系統(tǒng),貫穿學生在校學習各項關節(jié),包括學習任務布置、作業(yè)提交、考勤管理、動態(tài)成績、教師評價等,實現(xiàn)教師、學生、家庭三方信息實時共享,達到校園生活可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