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是個很特殊的教育環(huán)境。家長們希望孩子在學校有個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不是為了所謂的成績而學習。但是現(xiàn)在很多國際學校家長卻還在用老思想衡量學生,開口就問孩子成績怎么樣,放假就給孩子“加餐”補課,對于孩子的愛好和特長不聞不問。這樣的家長怎么能指望國際學校能幫你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呢?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某國際學校校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中國所有學生的成績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家長們較應該問的不是國際學校能讓學生達到什么水平,進入哪所國外學校?而應該問:‘孩子在國際學校就讀期間,我們家長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有調(diào)查結果顯示,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學習成績,對興趣愛好、性格養(yǎng)成等關注度較低。其中健康安全(65.95%)、習慣養(yǎng)成(55.47%)、日常學習(53.58%)、人際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養(yǎng)成(28.09%)、興趣愛好(19.47%)、情緒情感(11.93%)。由此可見,家長更關心“成才”而忽視子女“成人”。這與接受應試教育的孩子有何區(qū)別呢?孩子真能成為你所期待的樣子嗎?顯然不會!
在談到國際學校的孩子要怎樣培養(yǎng)時,專家強調(diào):“作為國際學校家長在給學生選擇學校時,一定要了解學校的辦學層次、辦學理念、師資隊伍、學習平臺等是否和孩子未來發(fā)展相匹配。只有學校和家長的價值觀和出發(fā)點是一致的,學校教育和家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成長。”由此可見,國際學校孩子的培養(yǎng)不光是學?;蛘呃蠋煹氖?,更多的是家長的事。如果家長不贊同國際學校“素質(zhì)教育”為重的教育理念,只在乎學習成績,那么家長就沒有必要送孩子上國際學校,因為這是應試教育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
如果以后你想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那就少玩手機多看書,如果你想孩子熱愛運動,那你不要老宅在家里;如果你想孩子有個好對象,那你自己要做到夫妻恩愛,家庭和諧,自己的成長才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