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對于老師的意義是什么?感恩與肯定,固然是主旨,我們從來不吝于感謝老師們?yōu)榕囵B(yǎng)學生所付出的努力,感謝那些為我們授業(yè)解惑、影響甚至改變我們?nèi)松睦蠋?,他們幫助我們成為今天的自己?/p>
只是,對于“老師”這個身份而言,只得到感恩與肯定,并不足夠。借著這個大家普遍關注和思考教育的節(jié)日,我們也想把關注的目光投向老師的發(fā)展與成長。在“老師”這條職業(yè)道路上,作為教育者,他們投入而努力,同時也希望得到反饋與肯定,并獲得引導、支持、協(xié)助,幫助自己成長、發(fā)展。
那,老師如何在成為教育者前,先成為一名學習者?如何進行自我學習,又如何在引導下進行學習與成長并成為終身學習者?
或許我們可以從一場入職培訓中窺一斑而知全豹。
學習成為“愛文老師”
在剛剛結(jié)束的愛文老師入職培訓中,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113位老師,共同開展了一段長達4周、多達25堂全球公共課的學習之旅,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愛文老師”。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場按部就班、波瀾不驚的普通入職培訓,那便錯了,那可是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課堂,充滿討論、研究、創(chuàng)造、計劃、合作,有大聲歡笑、有興奮擊掌、亦有會心一笑。
這段學習之旅,在愛文被稱為EMBARK,中文意思是啟程,內(nèi)容為老師培訓,目的是幫助老師在開學之前做好準備。來自愛文全球領導團隊、愛文深圳領導團隊都參與到培訓中,所有的活動與主題,都打破了地域與理念的限定。中籍老師與外籍老師面對面一起探討不同的主題與教學方法,也從不同的視角、背景和環(huán)境給予了各自不同的解析。
一開始,老師們需要先做一個學習者,而不是教育者。他們要和愛文學生一樣,學習怎么認識自己的社區(qū),并進行項目式學習。成為一個學習者,目的便是為了能更好地成為教育者。
比如小學部運用數(shù)學課老師張弦,就以一個學習者的的身份,學習到了如何在班上與學生們進行團隊建設與關系建立,甚至在一些細節(jié)的話術方面,她也受到了極為細致的指導——比如說,跟孩子們說話時,不要用“你們小朋友”“You guys”這樣會讓他們感覺分離、有距離感的說法,而是要用“我們”或者“我們XX班”這樣表達出老師與孩子們“在一起”的用語。
而對已經(jīng)是第三次參與愛文EMBARK的幼教部中文班主任王詠儀來說,經(jīng)過了兩年的教學生涯再參與EMBARK,這是一個不僅分享自己經(jīng)驗、更多也是在汲取別人經(jīng)驗的過程。比如另一位老師所分享的通過肢體語言進行肢體合作,并較終將它運用到工作上的方法,便讓她獲益匪淺。同時她也相信,不少同事都在EMBARK中獲得靈感,這些對于他們接下來的教育工作非常有用。
在愛文深圳小學執(zhí)行部校長徐吉(Angela Xu)看來,EMBARK的存在就是為了開學做好充足準備,是一個“航行前的準備工作”,既幫助老員工進行反思,讓他們與所有人分享、帶來更多的觀察與視角,傳遞感情與經(jīng)驗;也可以幫助新員工更快地了解即將共事的同事,并系統(tǒng)、有效地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愛文理念、學校運行以及操作等等。
學術與非學術交流
其實,對于參與EMBARK的一眾老師而言,他們的收獲,絕不僅僅是為開學做好準備。
Jeff與深圳教師團隊的全球公共課
有的老師讀到了情懷。愛文世界學校總裁Jeff Clark柯欣杰帶給老師們的,不是規(guī)劃發(fā)展、遠大目標、宏偉藍圖,他分享的是自己對教育的初心,愛文的發(fā)展歷程。這讓第一次參與愛文EMBARK的張弦老師感覺特別有歸屬感,這份對于教育的情懷讓她看到了愛文極具人文關懷的一面。
這是張弦參加過的時間較長、互動較多的一次教師培訓,其中的引導性讓她耳目一新。在EMBARK中,她一直被引導著進行思考、體驗,并分享自己的看法,這與她以往接觸的傳統(tǒng)培訓完全不一樣。
持有同樣新鮮感受的,還有中學部學生導師段辰雨。“我真的覺得很好玩,我像個學生一樣,原汁原味地、沉浸式地體驗了一次咱們的活動,玩了一遍!”同時,這個“學生”也沒有忘記自己“老師”的身份,她一邊學習,一邊也不自覺地思考“這個活動設計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以前我沒有想到?”“這個活動又是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靈感?”
據(jù)徐吉介紹,在EMBARK中,有大量的小組合作、項目式學習,能夠讓老師帶著目的合作,同時更深入了解彼此文化的差異性與共通性。這些活動,既有學術上的,也有學術之外的。
為了讓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老師們更好地融入深圳的文化和環(huán)境,EMBARK特別安排了深圳生活主題項目,老師們需要分成小組深入深圳生活中,既有對校園本身的探索,也有對校園之外城市的探索,既讓老師們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區(qū)、城市,又能夠促進老師在一個非學術環(huán)境中進行交流和認識。
老師也要“自我迭代”
讓我們回到較開始的問題,關于老師的成長與發(fā)展。
或許段辰雨老師說的一段話可以作一個很好的注解——
“我又相信了教育。真的,雖然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怪。有一段時間,我覺得教育只是一個通道,孩子在這里學習、做很多題,然后考上好大學,我只是中間的服務者。但到了愛文,我重新相信,教育是關于人的成長,培養(yǎng)一個人的信念、讓他對這個世界建立自己的看法、設定自己的定位。作為教育者,這就是我現(xiàn)在所相信的,教育,就是對人的改變與塑造。”
被寄望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老師,需要看到自己的意義,看到教育的意義,保有對教育的熱情,不斷學習,也需要得到引導、啟發(fā)、支持,才能真正去搖動、推動、喚醒。他們也需要跟上時代發(fā)展、成長,實現(xiàn)“自我迭代”,那才是一種自己賦予自己的、自內(nèi)而外的成就感。
而在愛文,以老師為中心,圍繞老師的學習和成長而設計的工作環(huán)境,將讓老師們有豐富的土壤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迭代。
首先,每一位老師加入愛文后的專業(yè)培訓都將從EMBARK計劃開始啟程;之后,將有貫穿整個學年的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學習機會;同時,年級主任會在整個學年與每一位教師保持密切的合作并提供幫助,全力支持老師的成長。
其次,每個老師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專業(yè)培訓。比如,可以找到一位對自己非常了解的導師,幫助自己成長并全力支持自己的成功,通過與導師大量一對一的會議時間,討論工作的進展、分享反饋并不斷總結(jié)發(fā)展與進步;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目標要求提供特定的職業(yè)發(fā)展及培訓機會,可以是想?yún)⒓拥臅h,或者特定領域的計劃等;還可以在學年的第一個月設定自己的目標,并在學年結(jié)束之前,對自己的年度成長和未來一年的計劃進行回顧和總結(jié)。
所有的學習機會,都與老師的長期職業(yè)發(fā)展相互關聯(lián)。在愛文,這個教師職業(yè)發(fā)展體系“IMPACT”,將擴大教育工作者在五個層面的影響力:
我的學生和我、我的團隊、我的校園 愛文世界學校、全球教育領域
這也正是愛文使命宣言里所言:“我們要給教職員工營造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去追求教育科學和藝術。我們要讓教育者的回報與其給社會帶來的價值相連結(jié),也要為教師提供深化技藝的機會。無論是在教室內(nèi)外,我們要讓教職員工的事業(yè)蓬勃發(fā)展。”這也許,正是致敬老師的絕佳禮物。